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7 次 更新时间: 2017-10-11 15:07:26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谭文华:《道德经》中的水哲学及其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以2016年全国大范围洪涝灾害为例
·谭文华
标签: 道德经 生态文明

摘要:我国古籍经典《道德经》中包含丰富的水哲学思想,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柔弱胜刚强”等,对于人类建设水生态文明颇具启发意义。2016年发生的全国大范围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无节制的开发导致植被、山体、湖泊被毁坏,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忽视河道整治、堤防和水库工程建设,等等。基于《道德经》中的水哲学思想,本文以2016年全国大范围洪涝灾害为例,从水灾害防控、水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水哲学;水生态文明建设

1、引言

《道德经》为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所著,故又名《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道德经》全书共81章,虽仅五千余言,却因其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等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据称,在被译为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全球著作排行榜中,《道德经》仅次于《圣经》。

《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水哲学思想。对于这些水哲学思想,有学者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温乐平从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等视角探讨了老子的水哲学思想[1]。李宗新探讨了老子水“几于道”的朴素唯物论思想、“柔弱胜坚强”的辩证法思想和“上善若水”的人生哲学[2]。吕圭黎探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水”哲学——柔弱之道,并提出了若干启示[3]。郑升探讨了《道德经》中老子“水治”思想渊源、“水治”思想主要内容、“水治”思想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水治”思想的现代价值等问题[4]。总的来说,这些学者对老子水哲学思想的探讨旨在揭示其对人们为人处世的启发,未见有提出对建设水生态文明方面的思考。

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学界也开展了不少研究。如刘芳、苗旺等探究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系统要素的类型、存在形式及传导机理,构建了包括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利用、水管理、水文化等要素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要素体系模型[5]。罗增良、左其亭等从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领域出发,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四个环节人手,提出了水生态文明的主要理念,制定了判断具体水利工作与水生态文明理念符合程度的判别标准[6]。薛丁辉、郭广银等在考察某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科技需求,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7]。可以说,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但结合老子《道德经》中的水哲学思想来探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未见到,这是当前研究中的一大空白。本文基于对《道德经》中水哲学思想的探讨,以2016年全国大范围洪涝灾害为例,从水灾害防控、水环境保护的视角,提出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启示。

2、《道德经》中关于水的哲学思想

尽管《道德经》中仅有两章三处出现“水”字,但其中多处哲学思想却与水密切相关,笔者称《道德经》中这些与水有关的思想为其“水哲学”,并将其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以下仅标注章节)。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促进万物生长而又不与它们相争,居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圣人应当像水一样选择适当的地方安居,心胸像水一样深邃宽广,待人像水一样友善仁慈,说话像水一样诚实守信,从政像水一样有条有理,办事像水一样竭尽所能,行动像水一样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不与世人相争,所以不会有什么过错。

由此可见,老子对水的本性和价值有着细致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有学者将老子对水之本性的论述概括为“自然、无为、不争、虚静、柔弱”[8],笔者基本赞同。所谓“自然”,即水一旦存在它就以其本真面目处于纯粹天然之状态,无修饰矫作,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所谓“无为”,即它不刻意而为,总是顺应自然因时而动。所谓“不争”,即不与万物相争,它不但不与万物相争,反而默默无闻地滋养着它们。所谓“虚静”,即水始终保持谦卑的姿态,于低下之处默默静守。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管仲也曾赞水道:“人皆赴高,己(即,水)独赴下,卑也”(《管子·水地》)。所谓“柔弱”,即水柔软无定形,水体结构脆弱,人们可以任意改变它的形状和形态。“天下莫柔弱于水”(第七十八章)。

管仲曰:“人,水也”(《管子·水地》)。在管仲看来,人即水,故水之性亦即人之性。推水及人,老子认为,圣人为人处事要像水一样屈尊居卑、胸怀宽广、友善仁慈、诚实守信、竭尽所能、善于把握时机、不争权夺利、不损人利己。由于老子认为国家应该是由圣人来治理的,所以统治者必须使自己首先内具水的优秀品质,即做到“内圣”,然后外依水的无为之道,在国家治理上顺应自然,通过无为而治实现王道政治,即做到“外王”。“内圣外王”是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总的概括,虽然由儒家首先提出,但道家也是赞同的。冯友兰先生就曾说过:“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9]“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柏拉图构设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由具有丰富知识、至上德行、高超政治智慧的哲学家即“哲学王”来担当。总而言之,老子将统治者与水相比,期冀统治者能够从水的本性中受到启发,以水之德性来要求和规范自己,尤其是要具备水的“无为”之品性,通过无为而治最终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正因如此,老子对“无为而治”有近乎偏执的强调。“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第四十八章)。

如上所述,关于水的价值或作用,可用《道德经》中“水善利万物”一句而得以高度概括,也可以认为这是老子对水的价值的一个总体意义上的认识和肯定。“水善利万物”即水善于促进万物发育生长,换言之,世界上但凡有生命的存在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水的滋养和呵护。实际上,对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理解为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或者说没有水就不可能有任何生命形式的发生和存在。“鱼不可脱于渊”(第三十六章)。动物靠水得以生存繁衍,植物靠水得以发育生长,地球因为有了水才变得五彩缤纷、生机勃勃。水对于人类更是不可或缺。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是如此的普遍与司空见惯,以至于我们常常对它熟视无睹甚或不以为然,但事实上水对人类的作用无论怎么夸大都不为过。众所周知,水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息息相关,水可以供我们饮用、洗涤、灌溉、冷却、行舟、发电、养殖等等,我们还可以利用水的不同形态创设不同的运动形式,如冲浪、帆船、滑冰、滑雪、游泳、划艇、水球等等,以及建构不同的艺术形式,如冰雕、水幕电影、喷泉、人工瀑布等等,以满足我们对健康、快乐和审美的需要。此外,水还通过各种方式对地球气候进行调节,为维持地球气候的相对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自然界,没有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辉煌灿烂的、多样化的人类文明。

2.2 柔弱胜刚强

如上所述,在老子那里,“柔弱”是水的本性或品质之一。“天下莫柔弱于水”(第七十八章)。水之柔弱是我们都能亲身感受得到的,它柔软无定形,可以适合任何形状的容器;水体结构脆弱,人们可以随意分割它,也可以轻易摔碎它,可以将它变成热的蒸汽,也可以将它变成冷的冰块。水是如此的柔弱,但柔弱的水却可以凭借其“虚静”的本性而变得无比博大。“虚静”意味着水具有“处下”的地理倾向或本性,“水往低处流”。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柔软的水总是流向地势低处,流向低洼之地.从而形成江河湖海,可生鱼养虾、载舟行船。“洼则盈”(第二十二章)。江河湖海谦卑处下,敞开胸襟,方能广纳百川,成就其博大。“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第二十八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第三十二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管仲也曾说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管子·形势解》)。

“柔弱”不仅是水的本真品性,也往往成为许多事物保全自身的最好方法。“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然而,水的这种柔弱本性一旦得到某种因素或力量的引导和激发,则可以转换成巨大的能量,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攻无不克,往往能够战胜那些坚硬而强大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例如,通过对其施加压力,柔弱之水可以变成强有力的水柱,用以扑灭高处或远处熊熊燃烧的大火,消防员使用的消防水车就是这个原理;在寒冷的海面上,柔弱之水可以变成坚硬的冰山,使钢铁巨轮“泰坦尼克号”葬身海底;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分散的水由高处流向低处,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汇集并相互挤压、推动、碰撞,可能形成滚滚洪水,冲决堤坝,淹没田地,推倒房屋,所向披靡;海水在强大气流、火山或地震的作用下会变成滔天恶浪或恐怖海啸,所到之处,摧楫折桅,溃堤决坝,拔树夷房,令人胆寒。此外,柔弱之水通过连续细小的作用可以得到令人惊异的结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堤坝上小小的蚁穴通过涓涓细流持续的渗透作用,最终会导致堤溃坝毁,洪水泛滥。“水滴石穿”这个成语也表达了细小水滴战胜坚硬石头的“以柔克刚”的朴素道理。

积水成渊,则可灌溉、可发电、可养殖,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如果没有管理好维护好,反而会成为灾害,变成坏事,如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到位或豆腐渣水利工程所导致的水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在老子看来,当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则要适可而止,不要超过限度,否则,就会走向相反的方面,可能带来不利的结果,例如,当水量累积超过警戒水位时要及时疏导、分流,否则可能冲溃堤坝,变成水患。是故,“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九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五章)。

3、《道德经》中的水哲学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10]。“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但考虑到研究的需要,以下基于老子《道德经》中的水哲学思想,仅从防控水自然灾害、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2016年发生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范围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有关文献显示,2016年全国累计出现51次强降雨过程,有473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发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2万多公里堤段超警,16万多处堤防、护岸和2400多座水库受损: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达1.39亿亩,受灾人口1.02亿人,倒塌房屋43万间[11]。北京、武汉、南京、沈阳、新乡、石家庄、邢台、景德镇、柳州等多地还发生了洪水漫灌或围城现象,尤其是武汉,遭逢了经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堤坝被毁,道路被淹,房子被浸,地铁倒灌,整个城市犹如漂浮在“海上”的东方“威尼斯”,损失十分巨大。

这次全国大范围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一是天灾或自然方面的,例如气候反常、雨水过多等等;二是人祸或人为方面的,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或违背客观规律办事造成的。从生态哲学的视角看,“人类只有树立尊重水、保护水、顺应水循环、合理开发水资源的理念,认识到在人与水的生态关系上,人与水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12],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水、开发水、利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使之尽可能地造福于人类。

3.1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把握水的运动规律,深刻认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认识才能提升觉悟,转变观念才能改变行动。首先,必须正确把握水的运动规律,充分认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水的运动规律其实十分复杂,但简而论之,就是水总是要从高处流向低处,要冲破脆弱的屏障流向坚实的大地,即老子所说“居众人之所恶”。所以,对待水的总的原则和态度应该是宜疏不宜堵、多引而少制,要给它以出路,让它有归宿。建设排水系统、疏通河道等是给水以出路,保护江河湖泊、扩湖造湖、建造水库等是让水有归宿。只要我们认识到水的本性,把握并遵循水的运动规律,水就会顺从人类的意志,听从人类的调遣。否则,被堵得“走投无路”“无家可归”的水必然会被“激怒”,从而“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冲决堤坝,淹没土地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所以,建设水生态文明,为水提供必要的出路或归宿,构建宜水宜人的人水相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让水更好地利万物、益人类,十分重要。

其次,要准确把握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充分认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从目前多地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水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为了开发建设或获取经济利益,一些地方大肆破坏森林、草地等植被,甚至移山填湖、削山为地;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或图一己之便,一些工厂肆意偷排污水,造成江河湖泊等水体的严重污染;为了开发房地产牟取暴利,一些地方大肆填湖造楼,或随意在江滨湖边建造高楼大厦,影响了大气的自然循环;为了发展农业经济,一些地方大搞围湖造田、拦湖养殖,人为地缩减湖泊面积或改变其功能;为了体现政绩,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区或地面建设,忽视了河道整治以及堤防、水库和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城市建设“重里轻外、重地上轻地下”“金玉其上败絮其下”的现象比较严重,等等。例如,以“百湖之市”著称的武汉,在城市扩张之前,很多土地都还是农田、湿地、水体等,城区江湖连通似血脉,雨水就近入湖,由湖入江。近几十年来的城市开发、违法填湖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遭到破坏,导致城市水系和湖泊面积不断萎缩,城市雨水的自然吸收和调蓄系统能力减弱和丧失。据有关文献,建国初期该市湖泊面积达1581平方公里,有城中湖127个,迄今湖泊面积已经减少为645平方公里,城中湖泊只有30多个。2016年暴雨和长江大水,使武汉出现百湖皆满现象。此外,像其他地方一样,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武汉也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没跟上,2016年大水使得武汉城区渍水根本无法排出,有关部门于三年前作出“不看海”的承诺顿然落空[13]。再如河北的邢台,2016年也遭遇了特大洪灾,大贤村等12个村庄被淹。大贤村等被淹主要是七里河决堤所致,而决堤之处恰好在整治工程的末端。七里河流经市区的原河段被整治成景观河,周边被开发成新区,而末端被土坝、违章建筑、菜地、采砂设备等非法侵占,处于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洪水一来无法泄排,导致了决堤。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并不令人乐观。在一些城市中,即使是老祖宗留下的排水系统也比今天的强,如江西赣州在宋代就建立起了一套先进的排水系统叫做“福寿沟”,在武汉、南京、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惨遭大水侵浸时,赣州却安然无恙。当前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表明,加强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非常必要,应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分突出的位置。

3.2 给水以出路就是给人以活路: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的本性是由高处流向低处即“处下”,也就是说它最终要回归地下、湖泊、水库、海洋等地势相对较低之处,因此,要使水归其所归而不致冲毁堤坝、淹没土地、危害人类,要么是让其渗入地下,要么是疏通水道让其流进江河湖泊海洋,要么是修建高堤大坝将其拦住。众所周知,森林和裸露的泥土具有吸水或储水功能,因此,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减少水泥覆盖地面等可以让更多的地面水被森林吸收或渗入地下,达到储水和调节地面水量的目的。地下排水管网是城市积水通向江河的主要出路,而江河是地面水进入湖泊和海洋的主要通道,所以建设好排水管网和疏通河道十分重要,是惠及当代及后代的百年大计。湖泊是一个地区水量的调节器,涝时可以蓄洪,旱季则可供水,还可以调节气候,应该说,多湖的地区乃是大自然的恩赐,理应倍加珍惜。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发电、拦洪以及改善航道的作用,但也可能影响当地的生态和气候,应谨慎为之。总之,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其建设和发展始终都要秉持一个理念,即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水的本性,尽量使水保持其原本的自然状态,深刻认识到给水以出路就是给人以活路。

然而,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并不令人乐观,一些地方更是濒临崩溃的边缘,一下暴雨就会开启“看海”模式,给当地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把握并遵循水的运动规律,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水生态文明,乃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大力加强对洪泛区、蓄滞洪区、水系和内涝高风险区的管理与保护,设置必要的禁建区,防止对洪泛区土地的占用和破坏;第二,下大力气推进河道整治、堤防建设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泄洪蓄洪能力;第三,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加强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还清历史欠账,要地上的“面子”,更要地下的“里子”;第四,加快“退耕还林”“退地还湖”甚至“拆坝还流”的规划、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不断扩大城乡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减少水泥覆盖地面,还自然以其本来面目;第五,积极研究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升城市“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即“呼吸吐纳”雨水的能力;第六,制定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提高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使加快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应尽职责和自觉行为。

3.3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厉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保持气候的相对稳定

在太阳活动周期变化、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碳排放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气候已经较从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加之厄尔尼诺现象处于多发期,全球范围频繁出现包括台风、暴雨、高温、干旱、强对流等在内的极端天气,使水对于人类的价值没有得到正常发挥。全球气候变化也使我国大范围频繁出现暴雨或特大暴雨,如2016年7月7日,江苏南京3小时累计降雨量达235.5毫米,发生了“大水围城”现象;同年7月9日,河南新乡发生持续强降水过程,最大降水量达440毫米,突破历史极值,而林州市的东马鞍,24小时最大降水竟然超过700毫米!

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频现,是各地管理者都需要重视和面对的一大课题。我们知道,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很多,高碳排放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厉行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改善地球气候、维持气候相对稳定、降低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发挥水对人类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居高不下。因此,各地区要坚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推动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低碳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绿色、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推行和鼓励适度消费、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和相关社会宣传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一定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碳排放,较大程度上改善气候状况,减少暴雨、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的出现,从而减少洪涝灾害和干旱现象的发生,使水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3.4 于无为中有所为:各主体明确并履行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协力推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

“无为”是水的本性,但“无为”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是意味着它不刻意去为,该为则为,不该为则不为,顺应自然而已。从水的本性得到启发,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各主体要有为无为辩证结合,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首先,对于管理者而言,要搞清楚何为该为,何为不该为,并努力贯彻之。即是说,管理者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即在当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涉及水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从水的本性出发,遵循水的运动规律。对“柔弱”之水始终怀有敬畏之心,不可随意改变当地水系的原貌或破坏水体,以眼前有限的利益去透支无限的未来。这就是管理者的“无为”。但另一方面,于无为中又要“有所为”,该出手时须出手,即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来规划本地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自觉担负起本地区江河湖泊保护与治理、森林植被湿地保护与修复、防洪抗洪蓄水水利工程和地下排水管网建设等职责,努力做到使水“为善”“利万物”。不可否认,许多地区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管理者没有处理好“为”与“不为”的辩证关系,该为时不为,不该为时却妄为,表现为怠政懒政、急功近利等现象。其次,对于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一方面,要从敬畏自然以及关注自身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尽量不要去改变或破坏自然形成的水环境,破坏已建设好的水生态环境,而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们,即做到“无为”;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之中,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尽己所能,同时,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均有权利对有关部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有义务对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或举报,这就是其“有为”。总之,只有各主体坚持无为有为辩证结合,自觉地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同心协力推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我国的水生态环境就一定会不断得到改善,像2016年这样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一定会越来越少,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之梦也一定会早日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略。

(谭文华,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理论月刊》2017年第7期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