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08 次 更新时间: 2017-11-30 11:15:19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刘辉: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生态文明理念殊途同归

国学是一个大概念。社会生态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活状态。社会生态治理内涵广泛,包括社会学问题,包括行为科学问题,包括人类生态学问题。我这里仅就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关系做一简单探讨。

在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的文明观念、文明行为、文明措施,生态文明应该成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所以现代工业文明必然为生态文明所取代。我们认为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对生态文明理论和现代性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关系的理解上的分歧。中国早期从事环境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卢风先生,将以上两种观点分别名之为“修补论”和“超越论”。我们认为,就现实发展而言,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现实、立足实际,否则将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就目前而言,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但完全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完全彻底地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去做,也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层层推进,有步骤有计划实施。条件成熟的行业和部门要严格以生态环保的要求去做;条件不具备的、不成熟的,则不妨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维度,给予充分的重视并落实于行动,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不懈努力。所以以上两种观点,前者具有现实意义,后者是我们需要不懈为之努力的理想和目标。诚如卢风先生所论:生态文明论更具理论彻底性,是真正能指引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理论,但是建设生态文明决不能只停留于理论,而必须付诸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我们又绝不可能立即将现实中的现代工业文明打得粉碎,然后在废墟上建一座崭新的生态文明大厦,现实中的文明革命只能是“渐进的革命”。

生态主义价值观凸显四个主题:一是普遍联系论,二是人类的依赖性,三是地球的有限性,四是人类的道德自律。我们认为,现代的生态主义内涵与儒家文化“天人合一”理念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曾经主持过两届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系列讲座”的北京师范大学田松教授有相关阐述:“传统文化是人类有过的,并且可能一直延续着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未来的生态文明唯一可以借鉴的形态。前现代与后现代有着紧密的关联”。

与西方工业社会倡导的天人相分哲学不同,关于天人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论。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哲学智慧日益为全球所关注,我们无法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唯一可以借鉴的形态”,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儒家的天人之学在方向上很自然地与现代生态学说吻合,若能很好地发掘和阐扬,对于推动我国生态与教育普及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人普遍联系

儒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宋代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把天地与人类的关系形象地比作父母子女,“天称父,地称母”,人类“乃混然中处”,人类和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子女。《周易·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根源,离开天地自然一切生命都无从谈起。“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人在自然界中虽然超拔万物,“人者天地之心”,(《礼记·礼运》)但归根结底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与宇宙万物一样,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人的生命价值归根到底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赋予,而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精神实体,不管这个精神实体是上帝还是其他的最高存在,也不是来自人自身的创造能力,虽然人的创造是很重要的”。

(二)“唯天为大”——人类的依赖性、尊重自然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天命”(《论语·季氏》)位列其首。儒家认为天是有神性的,天有着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力量。世间万事万物都受天命的主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的命运归根结底是由上天决定的。所谓“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天既是一种自然之天,也是一种道德之天,人类的道德缘自于天,“天生德于予”(《论语·学而》)。天也是爱护人类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昭公元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所以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对天地自然都有依赖性,与天地相通。《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性本于天道,人应“备其天养,顺其天政”(《荀子·天伦》),尊重自然。

(三)“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生态道德自律

尊重和关爱自然,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道德自律,是一个人道德水准与公德意识的体现。儒家主张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敬畏自然还要关爱自然。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就是说人类要以仁爱之心,关爱同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张载主张把人民当作自己的同胞手足,把自然界的万物当作自己的朋友看待,平等看待一切生命,自觉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会因为任何个人的意志而有所改变,所以儒家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违农时”是中国古代农民种地的基本原则,与之相应,“使民以时”也成为统治者是否称得上有道明君的重要评价标准。

当然,儒家虽然“畏天命”,但并非宿命论者,面对天命不是完全俯首听命,而是主张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天命。他们提倡“知天命”,认为不知天命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孔子说自己经过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达到知天命。荀子则明确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主张以人类自己的力量驾驭天命,使其为人服务。

综上所述,儒家自然观饱含伦理道德关切,其所彰显的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充满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美国的伦理学家罗尔斯顿(H.Ralston)说:生态环境或大自然是整体,自然界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大自然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自己的地位、独立作用、内在价值。因此,自然界中每一事物都应拥有道德地位,享有道德权利。陈来先生评价说,“这实际上是中国儒者的固有立场,一位儒者应有的情怀。”他指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将理学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性定位的理念,视为现代新伦理思潮可资开采的思想资源。”不仅理学,自先秦以来形成的儒家的人与自然关系学说,与现时代所倡导之绿色发展以及生态社会构建的要求是吻合的,这是中华民族献给全人类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略。

(刘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