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5 次 更新时间: 2017-12-08 11:38:48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于德: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于德
标签: 生态文明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当前,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要在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最终价值目标。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终极关怀是人。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局限于抽象、空洞的人本主义,而是把人放到自然界、人类社会整个复合系统中去考察,他们既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前瞻、鲜明而深刻地提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的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因此,在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新发展,既是形势使然,也是历史必然。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思想来源的两类批判:客观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在批判地继承西方传统生态思想和传统生态文化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创新的。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条件与东方社会不同,“天人分立”是西方传统生态思想文化的价值追求。

在西方生态思想中,以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影响最大。黑格尔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把自然视为“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认为:“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性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合理内核”,超越了精神与物质、历史与自然的截然对立。

针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仅从感性直观认识自然,形而上学、孤立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在对感性世界的直观中,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与他的意识和他的感觉相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扰乱了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唯物辩证地考察人与外部环境关系,为创立科学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人的两种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两种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本原属性,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自然界,即“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的社会关系,是人本质的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还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了解人的自然属性,就要摒弃“人处于自然之外”、“人统治自然”、“人超脱自然”等片面理念和做法,把人放到自然之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就要抛弃“人是自然的奴隶”、“人只能被动适应自然”、“自然之外无物”等消极思想和行为,发挥人在自然界面前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合理需求。

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孤立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以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来思考、把握和协调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三者关系,实现人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有机统一。

(三)自然的两类转化:自然人化与自然异化

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对象,“原始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化自然”,不断开启“自然人化”进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形成的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所以,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也就是说,要辩证看待“自然人化”进程,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然界,人类的一切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界也会停滞不前,不能向前发展。

在改造“原始自然”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人化”必须以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为前提,要合乎客观自然规律,超过自然承受限度的“自然人化”就会变成“自然异化”,从而遭到自然报复。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自然异化”具有客观现实性和时空普遍性,不因社会形态不同而异,不因社会制度相迥而有别,即恩格斯所说的,“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照它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么样”。

(四)人与自然的两个交互:物质交换和废物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把劳动作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赋予人与自然界物质交换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指出,人类可以按照自身需求合理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自然界开展物质交换。

在积极肯定人类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基础上,有效利用废物资源,节约、高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方式,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重大问题。马克思强调:“生产废料再转化成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者另外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他还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的支撑作用:“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他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

(五)问题解决的两个变革: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劳动异化是根本性异化,是引起其他异化的“源头”和“总阀”,反映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表现为生态危机问题。工业文明时代的实践充分表明,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完全的变革。”“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是以更宏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洞察、更前瞻的眼光从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层面来考察、分析生态危机问题,进而指出解决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准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资本逻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破坏这一切并使之不断革命化,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这里,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本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资本主义不可遏止地追求普遍性,在资本的本身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最大的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既有革命性作用,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趋利性弊病。

当前,中国正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的是发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作用,释放生产要素活力,更好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要求对资本的两面性高度关注,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充分利用资本的积极作用发展经济,又要适度限制资本的趋利性,避免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功能作用“异化”,对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做到资本能为我所用又能为我所控。

(二)科技理性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同志更深刻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般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客观理性的,其本身不会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负面消极作用,而问题在于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方式和目的是否科学理性,则是难以完全把握和控制的。从现实来看,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造成,而由不合理的科学技术应用方式和目的所导致。因此,应用科学技术,必须以维护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念,发挥科学技术“工具理性”的功能和作用,使科学技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生产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社会形态的一般生产角度指出:“生产的不断扩大,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变成过度生产,过度生产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界的索取过度,超出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导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剧。”在他们看来,一般意义上说,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有计划按比例生产”的天然独特优势,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因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而造成的生产无序、社会混乱状态。

因此,对于当前中国而言,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上,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公共服务职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生产“有意识地加以调节”,更好协调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更好协调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更好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合理消费对生产具有能动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指出过度消费、异化消费只能破坏正常的生产活动,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富人阶层的腐朽生活方式,导致更加严重的异化消费,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无论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在何种程度,必须提倡健康合理、积极向上、情趣高尚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坚决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和奢侈消费,使消费模式与现实国情相符,使消费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容,使消费业态与生产发展相促,推动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正相关,带来正能量。

三、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问题时,没有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视域内,而是深刻洞察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表现方式,运用系统性思维,从全局着眼,从核心着手,从关键着力,把人类、自然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复合系统进行分析、考察和对待。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人类、自然界、人类社会三者关系,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条件,以更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定发展信心,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终极因素,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而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能够更快速度、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现实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一心一意地谋划发展、始终不渝地推动发展,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会更牢、力量才会更大、成就才会更多。当前,唯有把握发展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举措,才能为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坚强保障。

(三)发挥主体作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只有不断“人化”,才能不断向前演化和发展。人类以实践为中介、以劳动为主要形式、以满足自身合理需求为目的,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就现实性而言,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自身合理需求能够不断得到满足,人类与自然界可以良性互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另一方面,当人类自身需求违背自然规律、超出自然界承载能力,必然对自然界造成破坏,造成自然对人报复打击。就主、客体而言,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价值判断、实践方式、实践目的等都会对自然界产生相应影响。因此,只有以实现人与自然良性互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加强正面效应,避免、减少负面效应,才是处在主体地位的人类所应怀有的素朴感情和清醒认知。

(四)拓展国际视野,共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实践证明,社会化大工业的发展,使原本分散、隔离的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开放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无法回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协作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

(五)彰显制度优势,更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并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的远见卓识,既为最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比较优势。现实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条件更好、基础更牢、成效更大。面对未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将实现。

四、认真践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来源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机器大工业时代,却对当时及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在借鉴和吸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针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国情,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彰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机活力和时代价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辟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

长期以来,在我国局部地方和部分领域,片面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GDP的增长简单理解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尺度。一切为了GDP,一切让位于GDP,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GDP增长“一枝独秀”而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指标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无足轻重”的不正常现象,使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感不强,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对立情况,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他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刻认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真诚期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有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

(二)始终保持纯洁的生态政治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简单朴实的话语,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昭示于人。什么是政治?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始终把谋最广大人民的福祉作为自己的政治使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当前,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条件的期盼更加迫切,对拥有更好生态公共产品的诉求更加急切。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顺民意、解民忧、兴民利的重要体现,已是检验党的群众工作“试金石”。因此,必须把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诉求,作为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实事来部署和落实。

(三)加快形成和谐的生态社会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系统中,和谐持久的人与人关系是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不是个人事业,而是公共诉求;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具有社会普惠性,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治理是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充分调动社会整体力量,整合社会整体资源,加快形成社会整体合力,实现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聚合、社会功能耦合。

(四)大力营造持久的生态文化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作为一种基因,是镌刻在个人、民族、国家的特殊符号,具有更持久、更深沉、更广泛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拥有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在先哲思想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深邃睿智流传于世、影响深远;在文人墨客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等经典诗句朴实自然、育人无声;在清规戒律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传承千年、余音绕梁。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生态文化是支撑和核心。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生态文化观,必须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时代生态文化,体现时代特点;必须在吸收外来生态文化中,赋予中国生态文化特色,体现民族特点。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文化,人人自觉传播生态文明文化,人人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文化的生动局面,让生态文明意识始终占据主流社会舆论。

(五)建立完备严格的生态制度观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要切实体现党、国家和社会的意志和权威,必须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当前,在我国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易发多发频发,从根本上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关系甚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只有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健全完备、执行有力、惩戒有序,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见到实绩。

参考文献:略。

(于德,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