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78 次 更新时间: 2018-03-07 10:34:39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韩铮:生态文明视域下佛教生态哲学的新内涵
·韩铮
标签: 生态文明 佛教

佛教生态哲学能为环境实践活动提供重要指导,并影响佛教在当代中国转型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佛教生态哲学应包含以下内涵。

平等慈悲的自然观

在佛教生态思想方面对自然观和宇宙观的论证,很多人持佛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论点,但是如果从生态哲学的建构角度出发,这种观点需要重新审视。简单地将佛教归为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佛教“不二”的圆融思想。佛教生态哲学主张将整个生态乃至宇宙视为内部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存在论层面,认为众生平等,尊重生命;而在价值论层面,尊重生命体差异,认为生存竞争要遵循整个生态系统的规律,以求有情无情众生以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相处。

与道家“道法自然”、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相比较,佛教的自然观的特点在于其以缘起论为基础的平等慈悲观念。佛教“不二”的圆融思想避免了人我的二元分离。强调不落两边的“不二”观念主张圆融对待事物,而不是偏向某一边,这样就超越了以某物为中心的二元划分,也是平等慈悲观念的一种体现。由此建立的对世界万物抱持慈悲之心的平等自然观,重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味地控制,更不是一味地妥协和畏惧,而是一种良好的互动模式。同时,佛教提倡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修行思想,促使修行者行善举,对于转变当代人与自然相分离的状态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人们形成平等对待万物的新自然观。

强调“人心”的作用

环境危机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其实质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人类斗争更广范围的表现。佛教哲学把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归结于人本身,认为无论是科技、资本、政治还是风俗,莫不是以人为能动主体,人的作为是解决环境危机的关键。有些人提出佛教是反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其实不然,佛教始终认为科学技术和财富是生命的助缘,并不反对科技的发展和人对财富的追求,只是佛教并不主张将这两者当作人生的目的。佛教强调人的能动性,强调“人心”的作用,并不是不看重其他方面,而是强调把“心”作为起点和落脚点。

面对科技异化,佛教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思考自身价值和认识事物的宗教哲学解答。有人认为佛教的理念老套且不可靠,但其实佛教的空观、缘起论和业报轮回等思想可以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焦虑与失落,重塑人们对美好事物和良好品质的追求。佛教对人的价值和能动性的肯定,有助于深化人类对自我的认知。缘起论中对世间万法由因缘条件生成的阐释,充分肯定人对于事物的发展和改变具有很大的能动性;而“本体性空”也能改变物欲横流下被科技和资本异化的价值追求,毕竟这种异化并不来自科技和资本本身,而是人在利用它们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戒定慧”三学对治消费主义价值观

在对治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上,佛教有着它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法。其中“戒、定、慧”三学对当代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启发意义,有助于导向“绿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应对佛教所讲的由“贪嗔痴”引起的生态危机。

“戒”即禁止义,戒止一切恶行,是佛教的道德戒条,其功用在于防非止恶、促发善业。“定”是定心一处,静心之散乱。“慧”即破恶证真,破除迷惑观以证达真理智慧。戒、定、慧三学分别用以制身、定心和证真,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方面防非止恶,另一方面修习福德。

因此,以“戒定慧”为导向的思想观念,可以缓解消费主义带给人们的奢靡和迷茫,有助于人们身心状态的调整,不被物质异化所累,同时有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对佛教提倡的生活理念应以深刻理解教义和戒律为前提,不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盲目奉行,甚至做出违背教义和生态原则的行为。

生态危机的解决在于转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佛教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提供了一种有益于生态环境改善的途径,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报》2018年2月13日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