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01 次 更新时间: 2018-08-01 11:36:27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周冯琦 刘新宇 尚勇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有哪些
·周冯琦 刘新宇 尚勇敏
标签: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全球绿色经济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树立大国形象地位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大瓶颈。只有破解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和内涵

生态文明的内涵可以归为生态价值观念、生态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内容。首先,生态文明源于生态学、哲学的融合,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强调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再次,生态文明要求制度体系作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制度、法规、政策等确立和实施的过程。生态文明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价值观念的生态性,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完整的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端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马恩生态观等,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凝练,蕴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实践之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实践特色和时代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具有生态文明的一般特征,又是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实践的结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包含六大理论内核:一是“生态和谐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二是“生态生产力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三是“生态民生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四是“生态安全论”:习近平同志把生态安全提到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同等的高度,并且以生态红线论为核心强调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不能逾越自然界的约束,要有较强的底线思维。五是“生态系统论”。山水林天湖草是一个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自然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山水林天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六是“生态文明兴衰论”:习总书记根据一些古文明衰落甚至湮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要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特征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文明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改造,不断优化和完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如果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发展形态,则生态文明建设便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生态文化实践、生态行为实践、生态制度实践的总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行为准则,着重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程度和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二是体现新时代下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制度:首先,价值观念上实现从强调“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保护自然”的生态系统观转变,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发展模式上实现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再次,体制机制上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市场、行政、法律等手段转变。三是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也是改善民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守生态环境红线,抓住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增强生态产品供给水平以平衡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公众参与;并充分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的生态需求,通过分类研究、精准施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使人民在生态文明共建中共享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有效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为此必须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以及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抓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应抓好权利制度建设、确权登记制度、保护救济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四大领域。

推进跨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环境协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区域整体性特征在客观上要求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打破行政边界,推进跨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环境协同治理。制定区域环境协同治理顶层设计。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同治理,明确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形成发展合力;拓展环境协同发展领域,建立健全跨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区域环境监测网络共享;打造区域环保信息区域间、政府与社会间的共享平台,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环境协同治理渠道的广度与机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的指示精神与要求:首先,加强顶层设计,避免盲目建设,实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增强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引进和扶持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解决近岸海域污染问题,是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海洋强国和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环境,治理近岸海域污染是中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最终实现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既是紧扣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流域及其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不是一个独立的制度,其补偿模式和顺利运行取决于所处的制度环境。需加强流域补偿法制建设,降低补偿成本;基于补偿市场需求,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构筑城市群合作平台,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

引导公众规范有序参与环境保护治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城市雾霾、生活垃圾处置和土壤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以行政管理为主题特征的环境治理体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迫切需要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尤其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成为环境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媒体一方面提供多元化、便捷的信息支持,打破信息垄断,降低知情权门槛、构建政府和公众之间沟通桥梁,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使公众实质性参与环境决策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新媒体对环境宣教的表达具有泛娱乐化、重过程轻效果、重技术轻内容的倾向,数字鸿沟也影响着不同群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公平性,新媒体下非理性参与影响环境治理绩效。为此应强化新媒体监管和引导,规范和引导公众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目标明确、指标合理、方法科学、体系完善、结果运用得力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以发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约束作用。我国现行绩效评估机制仍然存在推进不力、难以满足群众期盼、发展与保护矛盾难以破解等问题。尤其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需要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信息共享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问责与监督机制。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来源:上观新闻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