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94 次 更新时间: 2018-10-17 11:59:51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 > 阅读文章
梁晓华:在治理框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梁晓华
标签: 生态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造性地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强调在治理框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间的关系,值得深入阐释。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的共识

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基于中国道路的探索,我们逐步科学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适应环境变革的发展,形成了生态文明意识。但客观地讲,这一过程是异常艰难的,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尚未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而民众对资源不足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等原因,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学界、政府部门都开始讨论环境保护问题与生态危机。1991年,我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提出“在责任有别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和积极发展的努力”。1992年,我国作为首批国家在《环境与发展宣言》上签字,表明愿意接受并且倡导可持续发展观。

此时,我国已经认识到资源的相对不足以及环境保护任务的重要性,国情描述也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转变为“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不足”。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以及提升综合实力的客观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有待继续提高。甚至有个别人认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是发展需要付出的“代价”;在具体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这表明,我国尚未形成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共识。

从一定意义上说,随着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国逐渐实现了生态文明的自觉。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政策法令的监督、问责及其奖惩,尤其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对生态文明的自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实践表明,GDP的有序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的治理其实还有益于形成相关效益型产业,既有社会文化上的效益,也有经济上的收益。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建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依然需要通过强有力的治理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提出通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生态文明的理念清晰明确,且具有实践引导意义。

通过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于治理手段的执行和落实。近些年来,我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全面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宏观上,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专设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设立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监管机构。在政策制定及干部考核中,实现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将绿色意识嵌入经济及市场活动,建构市场导向并具有监督功能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攻坚克难,推进了若干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动了国土、农田、天然林与湿地的重大保护工程,促进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工程。

通过将其纳入国家治理框架,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九大之后召开的首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提到生态文明建设。这次会议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有显著特征的新时期、新时代:思想认识最深、污染治理力度最大、制度出台频度最密、监管执法尺度最严,同时环境改善速度最快”,“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已关涉经济、社会、政治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形成一种全方位的生态治理格局。生态环境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值得珍惜,同时也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巩固。

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与理解

面向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也要提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深入阐释过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过程,“像所有的认知过程一样,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过程。”

具体而言,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较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对资源以索取为主。第二个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此时,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第三个阶段,以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随着认知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明白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三阶段跃迁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实际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扬。生态文明本质上是对工业文明,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反思的结果。马克思肯定工业文明的成果,认为“工业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但同时批判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规定的工业文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疏离及异化。马克思强调,要摆脱这一疏离与异化,就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恩格斯就曾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不只是针对当时的工业化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状况,对于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时代依然有针对性。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生态人文运动就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生态文明的理念,并将其诉诸于自觉的实际行动。

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前形成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人自觉探索自然不懈努力的结果,理应成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这是因为,不仅这一理念符合当代人类文明及其可持续发展观,而且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还要坚持不懈地保护和巩固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人民福祉,而且关乎民族未来。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