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03 次 更新时间: 2018-10-17 12:01:03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思维研究 > 阅读文章
徐涛:建国初期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考察(1949-1956)
·徐涛
标签: 毛泽东 工业发展战略

摘要:建国初期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根据我国革命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和工业建设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工业发展战略思想,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计划经济,在重工业、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主张,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保证,对于理解当今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建国初期;工业化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百多年可谓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任何一个为之心痛的中国人回望这段历史,难免会反思,会追问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造成的,身处这段历史之中的有志之士更是急于寻找原因,探求改变局面的道路。可以说,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还是之后,这段历史时刻警醒着每一个怀着中国梦的人。反思与建设是永远的主题,建国初期如何在中国实现工业化、怎样才能实现工业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是毛泽东工业发展思想的重点。

一、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

(一)建国初期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情况

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业和经济已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留给新生的中国人民政权的是一个又穷又烂的破摊子。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特别落后,人们生活困苦,特别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到1949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近代工业只占17%,年产铁24.6万吨,钢l8万吨,煤3098万吨,棉布3018万吨。这个经济水平不仅不能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和印度相比也相差甚远,1950年印度人均收入是6O美元,而中国只有50美元。面对严峻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形势,如何在政治上站稳脚跟,稳定经济形势,是摆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新生的人民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根据我国革命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和工业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提出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是毛泽东于1947年发表的文章,其中提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要求实现公营经济、私营经济的共同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对此作了总结概括,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第二,提出“两没收,一保护”方针,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同时,将新民主主义工业经济成分进行了全面扩展,即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种经济成份,扩展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人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形式。在1945年4月党的七大书面报告中,毛泽东强调,要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问题,要进一步搞清楚,并彻底放弃民粹主义思想,放弃那种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由封建经济跨越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想法。1948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脱离工业,只依靠农业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破坏生产、阻碍生产发展的,是反动的。”1948年7月,《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对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这种平均主义思想提出了批评,指出直接实行社会主义,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错误所在。

第三,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并在新中国建立前基本形成了有关中国工业化的理念。他认为,工业化是加强国家整体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在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后,要有步骤和措施,逐步建立重工业、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47年12月,他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强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义改革后,要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在革命取得胜利后,我们的重点就是集中所有力量推动生产进步和发展,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在此基础上把我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管理方法,以推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发展战略思想

1949年lO月至1952年底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又是巩固政权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准备阶段。面对建国后经济的极端落后和严峻的经济形势,毛泽东明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工业发展战略思想,以此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改善人民生活,并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

(一)新中国对官僚资本的国有化和建立大工业基础的战略部署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就提出取缔官僚资本的要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应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进一步提出,要没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垄断资本归新中国所有,并把它列为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之一。1949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曾具体规定:“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官僚分子所经营”的企业,“均由人民政府接管”。人民政府对待官僚资本企业与对待国民党政权机构不同,不是打碎它的组织和机构,而是改变它的生产关系,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先把它完整地接管下来,实行监督生产,再逐步地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并对企业进行调整和改组。人民政府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全部官僚资本企业转移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如在工矿企业方面,没收资源委员会所属的钢铁公司8处、煤矿43处、电厂38处、油矿2处,连同其他机构,共290个单位;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所属64个工厂,拥有棉纺锭200余万锭,织机近4万台,都先后被接管。1951年1月人民政府公布《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对隐匿在一般私营企业中的官僚资本股份也进行了广泛的清理,并予以没收。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毛泽东于1949年12月6日首次出国访问苏联。这次出访的目的一是给斯大林祝寿,二是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向苏联寻求帮助,并就中苏之间的条约问题进行谈判。访问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与斯大林进行了多次会谈和磋商,苏联最终决定废除1945年与国民党签订的旧条约。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给中国贷款的协定》。苏联贷给中国3亿美元用于购买发展重工业的设备并确定第一批援助项目50个,由此拉开了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的序幕。这次访问,对于刚刚建立的共和国具有重要意义。1952年周恩来率队访问苏联,就新中国工业化发展建设的问题进行商讨,最终由李富春和米高扬代表两国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确定在1953年至1959年援建我国91个项目,项目建成后我国可以自主的生产拖拉机和汽车。第三批项目是1954年赫鲁晓夫在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确定的,双方签订了《关于苏联政府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十五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的一百四十一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至此,苏联援建中国共计156个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我国的工业结构和布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打赢“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平抑物价、统一财经

面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经济管理能力的质疑,以及满目疮痍的烂摊子,我们党的中央领导同志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安抚民心,积极组织物价平抑工作。新中国成立不久,上海就多次出现大的物价波动,甚至在上海物价暴涨期间商店拒收人民币。抑制价格的关键是稳定上海和其他大城市的价格,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全国。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和毛泽东把平抑物价这一重任交给了陈云,并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1949年6月10日,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指导下,上海市军管会打击金融投机取得“银元之战”的胜利,有力巩固了人民币的地位。然而上海乃至全国物价仍保持强劲上涨势头。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和党中央果断决定把上海作为主战场,打一场遏制物价的“歼灭战”。根据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在l1月25日物价上涨最剧烈的那天,抛售大量短缺物资,同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征收税款,使暴涨的物价迅速下跌。到1949年12月,又取得“米粮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从此,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步掌握市场主动权,并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准确认识主要矛盾,明确发展的中心任务

毛泽东在1949年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即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一步一步地学会如何对城市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发展城市经济。毛泽东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务须避免盲目地乱抓乱碰,把中心任务忘记了,以至于占领一个城市好几个月,生产建设的工作还没有上轨道,甚至许多工业陷于停顿状态,引起工人失业,工人生活降低,不满意共产党。这种状态是完全不能容许的。”“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要求把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好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同时,全面完成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建立国营经济,通过这两项重要工作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并对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予以收回,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毛泽东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特别强调恢复工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发展城乡生产事业。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重点是团结和带领工人阶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农业比重大、工业比重小的情况,特别是要加大力气恢复和发展重工业,比如机器设备、大型轧钢机等的生产等。当时,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在恢复重工业为主的同时,也需要恢复轻工业生产,加快纺织等涉及民生事项的生产。同时,积极建立和发展国民经济,对国营企业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依靠国营经济加强对经济计划的调控,充分发挥好国营经济在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此为龙头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四)提出“四面八方”重要经济政策,讲究政策和策略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以称之为“四面八方”的重要经济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所谓“四面”是指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四个方面,“八方”是指每一面又包含两方,故俗称“四面八方”。这成为整个经济恢复时期的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注重实事求是,讲究政策和策略。针对我国经济成分复杂的特点,实事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明确目标,注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运用,做到有区别、有步骤,讲究政策和策略,从而全面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和资产阶级合作是肯定了的,不然《共同纲领》就成了一纸空文,政治上不利,经济上也吃亏。‘不看僧面看佛面’,维持了私营工商业,第一维持了生产;第二维持了工人;第三工人还可以得些福利。当然中间也给资本家一定的利润。但比较而言,目前发展私营工商业,与其说对资本家有利,不如说对工人有利,对人民有利。”毛泽东还提到,中国共产党要讲究发展策略,特别是革命取得胜利后,要防止出现“左”或“右”倾错误,巩固胜利和新生政权。

这一时期,毛泽东曾在多个场合指明调整工商业和改善公私关系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要求通过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国民经济并对其进行改造,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要改善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调整工商业当作政府财经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指出:“《共同纲领》的规定,‘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必须充分实现,方有利于整个人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现在已经发生的在这方面的某些混乱思想,必须澄清。”

(五)明确提出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1949年11月29日的全国政协一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这是关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总体设想。不久,毛泽东又指出:我们的情况会越来越好,估计明年整个局势就会变得清晰。通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水平肯定会不断提高。预计在10年后,我们的经济会得到明显改善。随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的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毛泽东对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时间表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和规划。在1951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把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明确概括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其中,“三年准备”是指用三年的时间恢复国民经济发展。这一表述被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为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六)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经过三年时间的艰苦奋斗,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至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较1949年增长了77.5%。三年中,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巨大,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没收了官僚资本,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大幅提升,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国家财政经济状况也得到根本扭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在政治上做出了追歼国民党残敌、土改、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等重大决定。毛泽东在工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将发展生产当作所有工作的重点,平衡好国民经济和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并且要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全面增强我党各方面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进行传承,第一时间打击资产阶级的破坏。在工业和经济发展上,通过采取没收官僚资本,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起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发展生产和合理调整工商业等系列有效措施,不但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在短时期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的工业发展战略思考

(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奠定了我国的工业化基础

建国初期,我们党对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即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换言之,我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恢复和发展才具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迅速完成,使我们党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1952年听取一五计划时,重新提出“用10到1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计划在此期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我们党在1953年6月提出来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总路线呢?其实是有原因的,从根本上看,提出总路线是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方面是取得一些成绩的,甚至是远远超出预期。这给我们进行工化业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提供了经验和条件。从国外情况看,一方面两大阵营的对立使帝国主义对中国形成封锁、打压之势,快速发展经济,提升国防实力,来捍卫新生政权和人民的利益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苏联为我们提供了工业化建设和工农商业改造的经验,使我国具备了“一化三改造”的基本条件。虽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急于求成、过快过粗的问题,并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但总体而言,正是因为当初贯彻了这个路线,我国才能顺利达成该目标,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快速提升社会主义工业化总体水平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如此急迫地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是有历史原因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指出,我国原有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工业发展也比较滞后,在1949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例仅为17%,并且大多数都是轻工业。就算有重工业,也是帝国主义所创建的工厂,经济上无法独立,而且完整性也不高,受到帝国主义的严重压迫,工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以及所有民众的核心任务就是发展和建设经济,让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发展成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因此工业化的发展就被提上了日程,并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毛泽东的这个战略思想同样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毛泽东认为,要想在短时间内让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将中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从国外发展工业化的经验中得来的。从苏联工业化经验看,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决定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工业化,将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集中精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此基础上,适当发展轻工业。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看,走优先发展轻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一般需要50-10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与苏联利用十多年的时间实现工业化是有巨大差距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中国也只有建立起了重工业,才可以使得工业、运输业及其他行业提供其改造和发展的装备,才可以制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密仪器,属于自己的飞机、火车、汽车,才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改变我们传统的农业发展情况,才可以创立属于自己的国防工业,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不再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欺凌。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以此为中心来确定的。这样就明确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作中心,其他工作都要以该中心为准,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关于这个理念,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解释时,党中央进行了说明,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任务是缺一不可并且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如果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的手工业和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听其自然,那么它们就不但不能认真地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而且必然会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事业发生种种矛盾。”

(三)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工业化需求

关于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毛泽东曾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进行了精辟解析,指出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是,当时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是非常低的,但是国家发展的需求是不断增强的,那么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异化是一个非常尖锐的矛盾,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粮食与工业原料需求和现实中较低产量的农作物之间的矛盾。换言之,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农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就会失去基础而导致不可能完成。

同时从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操作来看,只有形成大规模的农业运营以及生产,才会出现非常多的农业机器生产需求,如农业化肥等,农业产量才能大量增加。此外还有对于完成工业化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点点,是大量的资金,需要从各方面来获取,如生产、生活资料、轻工业的生产等等,同时轻工业的生产也离不开重工业的发展,要想大规模的发展轻工业,是需要大规模农业和重工业作为基础的。

毛泽东的这些分析,立足点是为顺利优先发展重工业需具备的各方面条件做准备,尤其是对农业发展等其它行业的重视和发展。

(四)建立健全工业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发展布局

从工业布局来看,很多基础的工业部门在旧中国都没有,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就陆续建立了。1953年就建成不少工厂,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北京电子管厂。1957年,不少交通道路、桥梁建成通车,如青藏、新藏、康藏公路的建成,破解了内地和西藏之间的交通瓶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贯通了长江天险。因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都在内地,使得大批的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起来,从而改善了旧中国工业过于偏向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从建设速度来看,这个时期国家建设的各种项目多不胜数,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不但远远超过了旧中国,就是与同期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相比也处于领先地位。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坚定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夯实的了工业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实行计划经济。促进过渡时期工业化建设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力量、巩固新生政权,将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只能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摆在这一道路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资金不足问题,如果仍然采用之前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一句空话,是根本不可能的。从体制上来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选择计划经济。其一是由于苏联的示范效应。苏联同我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实施的一系列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毫无疑问,苏联的成功对我党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我们在学习苏联关于重工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的同时,非常注重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其二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自身的优越性。第一,计划经济的实施,能够保持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平衡,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第二,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有限的物力和财力用于国家建设最需要的领域,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1952年底,中国的国民经济基本得以恢复,国营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效。这种形势下,有计划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具备基本发展条件,这就要求党中央的认识一定要紧跟发展的脚步。在对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总结和预测后,我们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事实证明,这个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正确的。正是从此开始,中国走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是自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道路以后,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理论思想的又一杰出贡献。

(六)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工业化为核心。还在1952年,毛泽东即指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工业化需要同时注重。在国民经济复苏的任务将要完成时,毛泽东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有明确指示,其主体就是逐渐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其辅助就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等领域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是密切相关、紧密联系、同步开展的,这是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发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特色。中国实现以工业化发展为核心带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其实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虽然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考有过反复,但是这个时期的探索仍然卓有成效。

毛泽东工业发展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保证我国顺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时解放并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注释:略。

(徐涛,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