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05 次 更新时间: 2018-12-12 11:17:54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思维研究 > 阅读文章
彭贵川:论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启示
·彭贵川
标签: 毛泽东 军事战略思维 对外战略

摘要:在中国革命半个世纪的革命历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运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抓住关键性环节和稍纵即逝的战机,及时排险解难,转危为安,把握主动,将中国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思想宝库。它对于我们解决今天面临的复杂国际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国际战略

当今时代,群雄并起,强手如林。中国如何在乱云飞渡的“战国时代”突出重围、如何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铺满阳光的大道,深深牵动着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心。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人从事的事业历来都是空前的,充满创造性的。回顾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充满艰难、充满牺牲、充满智慧的革命历程,眺望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我们感慨万端:一个在建党初期仅有5O多人的政党,8O多年之后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政党。到底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能够让这个政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中国共产党人在敌众我寡的白色恐怖下杀出重重包围,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大道?我们认为: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候力挽狂澜,所向披靡,让三座大山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轰然坍塌。

一、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的历史作用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建国后国际军事外交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科学统筹谋划的思维活动;是毛泽东能动地反映中国军事斗争实践的战略思维活动所体现出的战略思维观念、思维方法、思维原则及思维品质等规律性东西的有机融合,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考察军事战略问题和制定军事战略决策的独特思维方式。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战略文化传统,其战略思维的科学观念与方法也已内化为我们民族的战略思维方式。它包含以下方面:第一,战争哲学思维。毛泽东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来思考战争中的大与小、远与近、先与后、弱与强、敌与我、古与今、战与和等因素,促使这些因素的发生发展变化有利于我党我军的成长与壮大。第二,全局思维。毛泽东善于从世界、国家、地区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解决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使两者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三,战争艺术思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不打无把握、无准备之仗;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等等。第四,战争力量建设思维。包括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指挥枪等原则。第五,统一战线思维。在每一个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都根据革命发展形势,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组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的统一战线以对付共同的敌人,并强调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第六,强国思维。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的终极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统一的、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第七,居安思危。毛泽东警惕注视中国国家安全,防止侵略威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战准备。第八,反霸思维。毛泽东在建国后的对外战略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相继提出“一边倒”、“一条线”、“一大片”、“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等远见卓识,科学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和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在国际战略上的明智选择。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的一个基本特色就是以弱胜强。这是军事上最难做到、又是军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毛泽东的军事生涯始终是同强敌作战,他的军事理论与实践都是立足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他做到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决不虚张声势;在具备实力的情况下决不犹豫退缩。不打则已,打则必胜。驾驭战争的自由,来自认识战争的必然。毛泽东的成功与伟大正在于此。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菲利普·戴维逊在他的《毛泽东的战略》一书中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期,他在一系列辉煌的游击作战中,把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弄得苦恼不堪。十年后,他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四十年代后期,他在一系列得心应手的运动战中征服了中国。最后,他的部队在朝鲜阵地战中顶住了美国。哪个领袖能像他这样在这么多的不同类型的冲突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历经半个世纪的检验,在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思想宝库。它对于我们解决今天面临的复杂国际问题仍然具有难以替代的指导作用。

二、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启示

血雨腥风的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扑朔迷离的21世纪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纷繁复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综合实力优势不会明显削弱;世界力量多极化有待于进一步自我发育;单极与多极的“相持期”不会很快结束,美国也不可能确立单极统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逆转,国际形势仍然呈现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复杂态势;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动和新理论、新规则、新思潮将更广泛、更深刻地冲击现行国际体系,开启新的国际体系变革与改造进程将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军事安全因素的重要性重新抬头,军备竞赛和发生局部战争的危险性始终不能排除;亚太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分量加重,美国全球战略增加了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力度,中美关系对大国体系的影响增大,中国周边地区已经成为大国进行地缘战略竞争的焦点。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应如何把握21世纪的对外战略机遇并迎接挑战显得分外重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向现代化大国迈进的过程中,必然遭遇来自于各种敌对力量的围追堵截,这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遭遇的各种反动势力的“围剿”如出一辙,从“四·一二”大屠杀到割据井冈;从五次反“围剿”到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半个世纪的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凭借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打破强敌的层层封锁,多次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转危为安。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漫长征途中,要突出重围,就必须从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中寻找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的核心理念运用于当今的国际战略博弈中。

1.奇正相生,出奇制胜

熟谙奇正之术,变化奇正之法,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的重要理念,毛泽东认为要打胜仗的关键是“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家们在战争实践中,集奇正变化之大成,灵活运用,变化莫测,每每创造战争指挥的奇迹。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在“国府”的心脏上猛插一把尖刀。这招看似以正对正,实际上亦正亦奇,方正方奇,正中有奇,奇中有正。当今世界,亚洲大陆四周重兵云集,各种力量都在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大陆展开角逐。亚洲上空看似黑云压城,然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谙毛泽东的奇正之法,跳出亚洲,用中国一贯的真诚感动非洲。在各个场合,非洲朋友都给予了中国以全方位的支持,中国完美地实现了“外线发展”这一战略意图。2007年11月,中国顺利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胡锦涛主席主持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

奇正相生的军事战略思维,本是中国传统谋略的精华,毛泽东娴熟的运用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高歌猛进,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艰难的环境下,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在我国的对外战略制定过程中依然是一把锋利的宝剑。

2.开发西部,放眼世界

放眼当今世界,波诡云谲,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受到各种力量的多方钳制。西部大开发的国家安全战略意义非同小可,它与沿海沿边开发有异曲同工之妙,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越了经济意义,开发开放西部有助于解决一系列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开发西部将把中国辽阔的内陆地区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面向国际市场,可以使中国西部变成连接亚非欧的交通要道。中国由东部的单线开放,变为东西部双向开放,将会在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开发开放西部可以稳定西部边疆,巩固边防。要稳定西部边疆,就要搞好与西部邻国的关系。为此,除了加强政治军事联系外,更重要的就是发展双边多边的互利互惠的经济关系。具备了经济优势和经济活力,才能在睦邻友好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我们就容易理解政府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加大交通能源建设所包含的长远战略价值了。

3.积极防御,持久制胜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的一篇军事战略著作,是一部入选《世界十大军事著作》的不朽巨著。《论持久战》发表于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在文章中对抗日战争敌我双方态势做了综合分析,将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重读《论持久战》,与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完全对应,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在八年的抗战中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预见性,其最终指引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

采用持久防御制胜,是在敌强我弱情况下采取的战略思维,弱者在强者的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中,不能实施硬碰硬的对抗战,而是要在持久的防御中迟滞、消耗、疲惫、削弱敌人,分散敌人之力量,积蓄我方的力量。毛泽东说:“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

当前,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高速发展抱戒备乃至阻挡的态度,对中国采取种种遏制的政策,在此不利态势下,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耐心,在积蓄自我力量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促进此消彼长的有利转换。

4.抓住机会,把握先机

今天,历史处于转折关头,两极格局消失,国际战略格局进入过渡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以信息技术为动力,以经济交通金融相互联系与依存为核心内容的全球化席卷世界,这一切给各国带来空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大国联手对付我国的局面,我国在新一轮大国关系的调整中才有可能处于一个较为有利的地位。由于新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通过学习和吸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有可能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军事和安全方面,新的世界大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容易打不起来,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鉴于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在制定对外战略过程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就军事战略而言,我们必须实现战略的外线反击,力求致远击敌,将战争推回侵略的策源地,或以非对称打击,避实击虚,通过诸如瘫痪其作战体系等方式,赢得战场的主动权。在敌我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重点研究四两拨千斤的以战止战策略。

5.以柔制刚,避免冲突

在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中,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以柔制刚的谋略思想,而且将其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中。当时,我军装备差、人数少、物质匮乏、战斗力弱,敌人异常强大,我军一直处于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理论,最后成功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采取以柔制刚的策略上,始终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第一,力避碰硬,避免直接正面冲突,善于从对方的“刚强”中发现其短处,扬己之长,克彼之短。第二,认定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而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第三,要把握强弱转换的关键点,未到关键点强制转换无异于以卵击石,到了关键点不作为就成了过犹不及。以柔制刚的关键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发展壮大自己,而不是消极等待。考察曾经崛起或现在崛起的国家走过的历程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个简单的道理。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同时,继续发展同世界各国之问的友好关系,大力构建“伙伴关系”框架;巩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既发展同美国等大国的关系,也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开展经济外交,直接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参加重要的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反恐等多边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各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和争端,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加强和扩大各国之问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产生于资本主义鼎盛—社会主义兴起的时代,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就不会过时。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的威力永远不会被帝国主义者完全理解乃至超越,因为他们是反人民的。在整个资本主义鼎盛—社会主义兴起的时代,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身处当世,中国人既充满希望,又备感艰辛。展望未来,我们既要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外部势力的层层阻挠,看到环绕中国的锁链已越拉越紧,又要看到中国社会循良性轨道前进的希望很大。我们决不幻想“上帝”会无缘无故地赐予我们真正的自由与太平!当我们拿起毛泽东军事战略思维的武器之日,就是历经磨难的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之时。

参考文献:略。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4期



■ 本文责编: admin
寄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凡本网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作者本人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战略与管理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中国战略与管理网不拥有该文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